育兒小常識

難道媽媽不要我了嗎?什麼是分離焦慮?7種方法教你如何改善!

分離焦慮

Last Updated on 2021-11-03 by ping

  • 分離焦慮是什麼?
  • 為什麼會發生分離焦慮呢?
  • 要怎麼改善小孩分離焦慮呢?
  • 有分離焦慮正常嗎?

分離焦慮是什麼呢?

常聽到很多媽媽說,小孩沒辦法離開自己,只要前腳一走,小孩馬上哭得唏哩嘩啦,不管其他人用什麼新奇或是小孩愛的東西誘惑他,一點用都沒有,等到媽媽回來馬上黏著媽媽不放開,這種反應就是最基本的分離焦慮。

分離焦慮該怎麼定義呢?定義的方式是由小孩與主要的照顧者分離時,所產生的害怕、生氣以及哭鬧等情緒出現,這種情緒的表達可以對比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,以物體恆存的概念與小孩的感官共同成長。

分離焦慮

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

認知發展理論裡,可以發現小孩在1歲半至2歲之間發展出物體恆存的觀念,也就是說小孩會在這個心靈表象的階段發展出這個觀念,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把小孩的玩具藏起來時,可以從中觀察到小孩就算沒看見這項物品,他還是會去尋找這項玩具並且發現它。

分離焦慮發生時間

分離焦慮常發生在寶寶6個月左右,並且一歲半至2歲達到巔峰,多數的幼兒玩得正開心沒有注意到爸媽已經離開身邊,等到發現時產生的不安。

分離焦慮階段

抗議期

發生在爸媽離開小孩一段時間或是幾天,由於爸媽突然的消失讓他們感到不安,然後會有哭泣等症狀發生,等待爸媽出現後又黏著不放。

失望期

由於爸媽長時間未出現,此時期的幼兒會對自己愛的人感到失望,並且對任何事情都感到無趣,造成吸允手指等情況出現。

冷漠與否認期

這兩種時期通常會連接在一起,主要原因是當幼兒已經放棄爸媽會再回來的情況發生,幼兒在這之後會開始與其他人建立新關係,並且更快樂的玩樂與吃東西。

影響分離焦慮的原因

大致上影響分離焦慮的原因有幾種,有些是爸媽干涉過多,不給予小孩更多認識其他環境與人的機會,或是每件事情都幫小孩準備好,不給他們有任何主導權,缺乏獨立自理的能力。

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爸媽與小孩分離時,沒有立即給予溝通,讓小孩了解爸媽要去哪做什麼事情,不給予小孩任何緩衝期。

分離焦慮症狀

小孩哭鬧

當幼兒有分離焦慮症狀出現時,常會有不安、害怕、生氣以及哭鬧等情緒出現,並且對任何事物感到無趣,由此可知到幼兒可能產生分離焦慮的症狀出現。

幼稚園分離焦慮

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多數小孩第一次離開爸媽最長久的時間了,所以也是常見分離焦慮等症狀出現,在面對這個時期家長更應該要有耐心去處理,並且給予鼓勵與肯定的答覆

害怕上幼稚園

如何改善分離焦慮呢?

改善分離焦慮的方法有很多種,我在下面舉出7種方法給大家參考

1.給予足夠的安全感

這點是每位爸媽對小孩都應該做到的事情,小孩都把爸媽當為主要照顧者,並且把自身的安全感都放在你們身上,所以不管爸媽在做任何事情時,都應該考量小孩內心安全感的問題

給予小孩安全感

2.花時間與小孩溝通

面對小孩的任何問題都要花點耐心,讓他們了解到爸媽們在做什麼事情,並且用鼓勵的方式讓小孩擺脫分離焦慮的問題

3.漸進式離開

這種方法是訓練小孩從爸媽小範圍離開至大範圍的方法之一,爸媽可以利用上廁所等方式,離開小孩一段距離,觀察狀況如果可以再讓範圍更大,千萬不要一次就離開很遠的距離

4.訓練小孩獨處

這種方式可以搭配著漸進式離開一起使用,讓小孩一個人獨處的時間,並且慢慢的增加時間,讓小孩能夠獨處在一個地方也能知道爸媽在附近,不會產生分離焦慮的狀況出現

5.不可以不告而別

這點對小孩來說非常重要,爸媽不管要去什麼地方都應該跟小孩說,讓他們知道你不是故意離開他們,並且告訴他們回來的時間,讓他們能夠慢慢了解

6.熟悉不同的人與環境

利用不同的人與環境,讓小孩能有更多時間了解外面的世界,不只有爸媽的照顧而已,也可以認識不同人,讓小孩能在爸媽在旁邊的時候與其他人交流,更可以出門遊玩時更換不同環境,讓他們不會害怕陌生的地方,在之後去托嬰中心或是幼兒園的時候能夠更快適應

小孩與新朋友玩

7.離開就不要回來

曾經聽過一位專家指出:分離焦慮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心態,長痛不如短痛,當小孩去上幼兒園時,應該要立即與小孩說再見,並且堅定的與小孩承諾什麼時候會來載他下課,家長一旦離開就不要再回頭,如果回頭看到小孩哭了又跑回去,這樣只會讓小孩更加抗拒這個地方而已。

當面對小孩幼兒園的狀況,家長必須採取果斷的決心,並且給予承諾,這樣才能讓小孩降低分離焦慮等狀況出現。

分離焦慮是一種優點嗎?

專家指出適度的分離焦慮,能夠讓幼兒順利發展,且降低自閉症等症狀發生,所以分離焦慮並不全然都是不好的,適度的分離焦慮也是能夠讓小孩保護自己,察覺到爸媽不見時立即尋找,所以分離焦慮也是有優點的。

分離焦慮與分離焦慮症

很多人都認為這兩種是相同的症狀,的確這兩種的症狀都大同小異,但唯一不同的就是發生的時期,分離焦慮主要是以嬰兒時期左右為主,但分離焦慮症是以兒童與青少年時期為主。

分離焦慮症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,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。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時,會產生過度的焦慮。

延伸閱讀:

小孩踮腳走路- 5種可能讓爸媽耐心觀察-爸媽突然發現這樣走路正常嗎?

tummy time是什麼?對嬰兒發展有這麼重要嗎?頭型對於嬰兒未來重要嗎?

嬰兒不睡覺?13個理由讓你快速了解!哪裡不舒服嗎?多種方法讓嬰兒快速入睡!

motorola mbp36s-嬰兒監視器對爸媽重要嗎?能讓爸媽安心的離開小孩身邊

Cybex pallas s 擁有高度安全評價 小孩不想繫安全帶還有什麼方法呢?

發佈留言